揚州大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蘇省人民政府和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同時也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整體的辦學實力還是相當給力的,以農學和工學為主,專業實力雄厚,那么揚州大學比一般的211大學好嗎?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揚州大學四大王牌專業名單吧!
【揚州大學比一般211好嗎】
揚州大學其實給大眾的第一印象并不起眼,甚至可以說孤陋寡聞,但是該校的辦學實力卻十分扛打,雖說是一所雙非大學,但是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方面都有著不俗的表現。此外,本校開設的校區卻非常多,在江蘇省內的存在感極強。揚州大學位于高教強省——江蘇,具備12大學科門類,并擁有國際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1個,師資力量更是雄厚,實力相當可以。100多個專業中有很多特色專業,包括像動物醫學、農學、化學等,引領著揚州大學在國內高校中一直位于較高水平。
此外,揚州大學辦學歷史悠久,是一所百年名校,論學校底蘊,揚州大學在江蘇省雙非院校中絕對是遙遙領先,辦學規模較大,是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院授予單位,還是全國率先進行合并辦學的高校,可以說是江蘇省雙非院校中的佼佼者!辦學實力對比部分211高校毫不遜色,而錄取分數線相比同等水平的211大學要低不少,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因此對于考生來說,如果內有考上211大學,選擇揚州大學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揚州大學四大王牌專業】
一、農學
揚州大學農學院是我國最早創立的農科院系之一,其源頭可追溯到1902年由我國近代著名愛國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創辦的私立通海農學堂。農學院下設農學系、作物遺傳育種與應用生物技術系、農村發展與信息技術系、種子科學與技術系等4個系科以及綜合辦公室、團委(學工辦)、農業科技開發辦公室、教學研究中心、科技發展中心等內設機構,是中國作物學會栽培專業委員會掛靠單位。
院學科實力強勁。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1個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作物學(為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4個江蘇省重點學科——作物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環境。據ESI最新排名,以作物學為主要支撐的農業科學已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前千分之二;在上海軟科發布的“中國最好學科”排行榜上,作物學學科2019年以來已連續三次位居全國第4名。
二、水利水電工程
揚州大學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50年在南京創立的我國第一所水利專科學校——淮河水利專科學校,1958年設河川樞紐與水電站、機電排灌、農田水利3個本科專業,1960年遷校揚州辦學。迄今已有近70多年的辦學歷史。設有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利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4個本科專業,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為江蘇省品牌專業,農業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水文水資源工程專業為江蘇省重點專業。農業水利工程和水利水電工程專業通過了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學院擁有“水泵及水泵站”國家級教學團隊,“水泵及水泵站”國家精品課程。水利工程學科為1981年國家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學院現有水利工程、農業工程2個博士后流動站,水利工程、農業工程2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點,招收土木水利領域全日制、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水利工程同等學力攻讀碩士學位;水利工程學科為江蘇省優勢學科。
三、化學
揚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創新材料與能源研究院)辦學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52年創建的蘇北師范專科學校化學科。1992年,揚州師范學院等駐揚6所院校合并成立揚州大學,設立揚州大學師范學院化學系,2002年8月成立揚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揚州大學創新材料與能源研究院于2016年6月成立,掛靠在揚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學院現有化學、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材料化學等六個本科專業,其中化學專業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首批江蘇省課程思政示范專業、江蘇省品牌專業,應用化學專業為江蘇省一流專業、江蘇省重點專業、省級品牌專業建設點,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試點專業、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化學工程與工藝和制藥工程為江蘇省重點專業。
學院于2003年和2005年分別獲得物理化學和分析化學兩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11年獲得化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涵蓋膠體與界面化學、分析化學與傳感、有機合成與超分子化學、材料化學與物理、電化學與新能源、化學生物學等研究方向,2009年設化學博士后流動站。化學學科為揚州大學學科特區建設學科、連續三期入選江蘇省優勢學科、ESI國際排名全球前1%。根據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化學學科進入B類。學院擁有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并設有課程教學論(化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學院另設有教育碩士(化學教育方向)、工程碩士(含化學工程、材料工程和制藥工程)等專業學位授權點。
四、動物醫學
揚州大學獸醫學院(比較醫學研究院)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最早可追朔到1902年由我國愛國實業家張謇創建的通海農學堂,1952年在揚州組建而成蘇北農學院畜牧獸醫系。追溯歷史,已經歷了近120年的演變和發展過程,在揚州辦學也有近70年。1992年,江蘇農學院等駐揚7所院校合并成立了揚州大學,該系更名為揚州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1994年該系分設成動物科學系和動物醫學系,1998年組建為揚州大學畜牧獸醫學院,2003年12月將畜牧獸醫學院分設成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和獸醫學院,揚州大學獸醫學院正式成立。
學院現有獸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臨床獸醫學、獸醫生物信息學、獸醫公共衛生學、實驗動物與比較醫學等6個二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有獸醫博士、獸醫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開設動物醫學、動植物檢疫和實驗動物學和獸醫公共衛生等四個本科專業,動物醫學專業2005年被確定為江蘇省第一批品牌專業,2007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獸醫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09年動物醫學實驗教學中心被確定為江蘇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點并于2012年通過驗收,2012年被確定為江蘇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2014年獲批教育部、農業部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試點項目(拔尖創新型),2015入選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2019年動物醫學專業入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
【揚州大學簡介】
揚州大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蘇省人民政府和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全國率先進行合并辦學的高校,江蘇—英國高水平大學聯盟、歐亞-太平洋大學聯盟等成員單位。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創辦的通州師范學校和通海農學堂。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整建制遷址揚州辦學,奠定揚州師范學院、江蘇農學院根基。1992年經國家教委批準,駐揚六所高校聯合組建揚州大學。
學校位于江蘇省揚州市,現有荷花池、瘦西湖、文匯路、江陽路北、江陽路南等小區,總校園占地面積6000多畝,校舍建筑面積141.7萬平方米。全校現有教職員工60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2900多人,醫護人員2200多人。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3大學科門類。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0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3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34個,博士后流動站22個;并設有32個學院(部),1個獨立學院,開設128個本科專業。
【王牌專業名單】
國家級特色專業:動物醫學、農學、化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水利水電工程、漢語言文學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生物工程、車輛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工程
江蘇高校品牌專業一期建設:漢語言文學、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動物醫學、生物技術
江蘇省品牌特色專業:
序號 | 專業名稱 | 學院 |
1 | 漢語言文學 | 文學院 |
2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數學科學學院 |
3 | 化學 | 化學化工學院 |
4 | 水利水電工程 | 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 |
5 | 農學 | 農學院 |
6 | 動物醫學 | 獸醫學院 |
7 | 經濟學 | 經濟學院 |
8 | 法學 | 法學院 |
9 | 體育教育 | 體育學院 |
10 | 烹飪與營養教育 | 旅游烹飪學院 |
11 | 物理學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12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機械工程學院 |
13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信息工程學院 |
14 | 動物科學 | 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
15 | 應用化學 | 化學化工學院 |
16 | 農業水利工程 | 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 |
17 | 思想政治教育 | 社會發展學院 |
18 | 歷史學 | 社會發展學院 |
19 | 植物保護 | 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 |
20 | 工商管理 | 商學院 |
21 | 生物技術 | 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
22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機械工程學院 |
23 | 動物科學 | 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
24 | 英 語 | 外國語學院 |
25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化學化工學院 |
江蘇省重點專業:
專業名稱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專業代碼 |
經濟學 | 20101 | 英語 | 50201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20401 | 商務英語 | 50262 |
法學 | 30101 | 日語 | 50207 |
思想政治教育 | 30503 | 朝鮮語 | 50209 |
體育教育 | 40301 | 歷史學 | 60101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40303 | 檔案學 | 120502 |
教育學 | 40101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70101 |
教育技術學 | 40104 | 信息與計算機科學 | 70102 |
漢語言文學 | 50101 | 物理學 | 70201 |
漢語國際教育 | 50103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80714 |
化學 | 70301 | 應用化學 | 70302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81301 | 制藥工程 | 81302 |
生物科學 | 71001 | 生物技術 | 71002 |
生物工程 | 83001 | 機械自動化 | 80202 |
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 | 80203 | 車輛工程 | 80207 |
農業機械化自動化 | 82302 | 水利水電工程 | 81101 |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 81102 | 農業水利工程 | 82305 |
農學 | 90101 | 園藝 | 90102 |
植物保護 | 90103 | 農村區域發展 | 120302 |
動物科學 | 90301 | 水產養殖學 | 90601 |
動物醫學 | 9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