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廈門大學是我國著名的綜合性大學之一,有著極強的辦學實力,其中包括雄厚的師資力量、健全的學科體系、良好的校園建設以及強大的科研實力,可以說是一所妥妥的名校!那么廈門大學的強勢專業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廈門大學最好就業的專業名單吧!
【廈門大學最好就業的專業】
一、會計學
廈門大學管理學科歷史悠久,早在1921年廈門大學創建之初就成立了商學部。擁有一支國際化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68人,其中教授74人、副教授52人,70%以上的教師都曾經在歐美等地留學、進修或從事過研究工作。學院現提供完整的管理學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學歷教育,在會計學、企業管理、財務學、市場營銷學、技術經濟及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旅游管理等專業設有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授權點,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2個一級學科均設有博士后流動站。
其中工商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電子商務、管理科學、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審計學8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會計學科中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廈門大學會計發展研究中心。依托管理學院會計、財務學科優勢,廈門大學建立了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財務管理與會計研究院,這是中國財務管理與會計學科中唯一的一個“985工程”二期的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廈門大學是中國大陸最早提供會計博士學位教育的院校之一,培養了中國第一位經濟學(會計學)博士等眾多優秀會計人才。廈門大學管理學院畢業生中有將近1/2從事財務、會計和金融工作,被譽為中國“CFO的黃埔軍校”。
二、金融學
目前,廈大經濟學科包含經濟學院、王亞南經濟研究院、鄒至莊經濟研究院三個教學科研單位,形成了“三位一體”的新發展格局。其中,廈門大學經濟學院于1981年9月15日經教育部批準由原廈門大學經濟系升格成立, 1982年 5月 24日 舉行成立大會,是中國大陸重點綜合性大學建立的第一所經濟學院,是我國最重要的經濟學教學科研基地之一,在全國經濟學領域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而廈門大學經濟學科源于1921年廈門大學建校伊始的商學部,隸屬于經濟學門。
現有經濟學系、統計學與數據科學系、財政系、金融系等8個教學科研單位;擁有教育部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還擁有多個實驗室及基地。其中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統計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涵蓋20個二級學科)、3個博士后流動站;設有10個本科專業,30個碩士專業,22個博士專業,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和統計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3個博士后流動站;出版《中國經濟問題》(CSSCI來源期刊)、《經濟資料譯叢》兩個學術期刊。
三、軟件工程
廈門大學信息學院(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于2019年6月由原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和原軟件學院(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合并組建而成。學院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廈門大學成立之初所創辦的工科。1982年2月成立的計算機科學系,是國內最早組建的計算機系之一,2002年軟件學院的創辦和2003年通信工程系的設立為相關學科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學科建設——建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智能科學與技術目錄外博士二級學科;電子信息博士、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人工智能、網絡空間安全、軟件工程、數字媒體技術6個本科招生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數字媒體技術3個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網絡空間安全專業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通過工程教育認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2個一級學科是福建省重點學科。
【廈門大學簡介】
廈門大學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副部級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福建省和廈門市重點共建高校,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該校是由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同時也是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
學校建有思明校區、漳州校區、翔安校區和馬來西亞分校,現有專任教師近3000人。現設有研究生院、6個學部以及33個學院(直屬系)和16個研究院,形成了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12個學科門類的學科體系。并設有32個博士后流動站;3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自主設置二級交叉學科;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022年,教育學、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共6個學科入選國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廈門大學王牌專業】
國家級特色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廣告學、會計學、化學、生物科學、統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法學、歷史學、海洋科學、經濟學、財政學、物理學、英語、金融學、行政管理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科學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飛行器動力工程、建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