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利后,不少考生家長都會想到復讀。但也有說法是,能考走就考走,前往別復讀。那么如何判斷自己該不該復讀呢?
為什么盡量別復讀
為什么盡量別復讀,這是因為復讀的壓力非常大,對于內心脆弱、敏感的考生來說,復讀的風險非常高。而對于內心堅定的考生來說,是可以嘗試復讀的。高考的競爭力是眾所周知的,每年因此刷下來的考生大把。如果本身不愿意再努力一把,或者有較高理想的考生,一般盡量不復讀。
如何判斷應不應該復讀
如何判斷自己應不應該復讀,主要是針對這三點:是否有較強的自制力、是否有較強的抗壓能力、是否有經濟能力承擔,以及是否有明確的目標導向。
1、較強的自制力
復讀等同于第二個高三,已經經歷過一次的考生往往會有噩夢循環之感。曾經的同學卻已經開始愉快的大學生活,如果自制力不足,那么難免靜下心復讀,也很難提高分數。所以選擇復讀的同學必須比應屆高考的同學更有自制力。
2、較強的抗壓能力
高三的壓力本身就大,復讀一年,就等同于再來一次高強度的壓力。所以是否有強大的抗壓能力非常重要。經歷過一次失敗之后,考生難免會心生挫敗感,再加上還要花費一年的時間復習、重考,其壓力更是不斷加碼。所以是否有抗壓能力,至關重要。
3、較強的經濟能力
復讀一年的花費也是比較大的,尤其是經歷一次失敗,考生往往愿意花更大的價錢去購買輔導班、各種名師講座,加上本身的生活費用,整體費用將會更高。如果家庭條件足夠,那么可以嘗試,但如果家庭條件不足,經濟壓力就會非常大。
4、有明確的目標
都說有目標就會有動力,明確的目標會讓復讀生更有積極性。如果復讀生自己就唯唯諾諾,對未來非常茫然,那么在沒有動力的情況下,倉促復讀可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建議復讀生三思后行。